南理微光:南理三下乡(九)| 科技赋能公益,守护童心成长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,近日,南宁理工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“南理微光・数智童彩守护队”开展了一系列公益志愿服务活动。团队以专业为基、创新为翼,深入社区、学校及扶贫安置点,为困境儿童、留守儿童等群体送去温暖与知识,用科技与爱心点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。
红色传承,童心向党
团队以建党104周年、抗战胜利80周年为契机,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红色教育。在童泽幼儿园,红船教具与《红星闪闪》合唱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党的光辉历程;在合诚社区,“星火燎原知识竞答”和“童绘二十大”活动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;广西希望高中的抗战精神宣讲与爱国诗词朗诵,则让家国担当深植心间。这些活动不仅传递了红色精神,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信仰的种子。
志愿者在童泽幼儿园开展七一建党节主题宣讲
志愿者在童泽幼儿园与孩子们共唱《红星闪闪》
合诚社区的孩子们踊跃参与“星火燎原知识竞答”活动
合诚社区的孩子们积极参与“童绘二十大”活动
志愿者在广西希望高中开展以“弘扬抗战精神”为主题的宣讲活动
广西希望高中的同学们参与爱国诗词朗诵活动
科技赋能,筑梦未来
团队充分发挥网络与新媒体、人工智能的专业优势,让科技与传统文化碰撞出奇妙火花。童泽幼儿园里,AI机器人跳壮族舞、与孩子击掌互动,语音操控体验等环节实现壮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新结合;趣味摄影课上,孩子们用镜头定格瞬间,感知数字影像的魅力。康乐幼儿园中,剪纸非遗体验结合直播技术,全程实时呈现活动场景,即时打印的照片成为非遗初体验的温暖纪念。科技不再是抽象概念,而是能跳舞、能互动、能记录的“朋友”,激发了青少年的科技兴趣与文化认同。
童泽幼儿园内AI机器人表演壮族舞蹈
志愿者在童泽幼儿园里指导孩子们与机器人互动
志愿者在童泽幼儿园里指导孩子们使用相机
童泽幼儿园里孩子们体验拍摄
志愿者在康乐幼儿园为孩子们开展剪纸教学活动
志愿者在康乐幼儿园内全程实时直播剪纸活动
公益实践,守护成长
从科学原理到生存技能,从生态保护到文化认知,团队以“玩中学”让知识自然渗透。合诚社区的“科学魔法秀”上,纸杯电话解读声音传播、气球“火箭” 演示反作用力、“特工密信”(维生素 C 溶液与氧化反应)揭示氧化还原反应,点燃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;童泽幼儿园的环保课上,四色垃圾桶模型、“垃圾归位”接力赛、“守护地球”绳网游戏,让节水与垃圾分类知识变成实践;“五防”安全课上,防拐骗情景剧、粘土安全标识制作,让自护技能在角色扮演与动手创作中内化。“知识输入 + 游戏输出”的模式,让实用知识真正走进孩子心里。
合诚社区内孩子们进行“纸杯电话”实验
志愿者在合诚社区内讲解“特工密信”实验原理
童泽幼儿园内孩子们进行“垃圾归位”接力赛活动
童泽幼儿园内孩子们分组进行“守护地球”绳网游戏
志愿者在童泽幼儿园内开展儿童“五防”教育
志愿者在童泽幼儿园内与孩子们共同制作安全标识粘土
此次系列活动,是南宁理工学院“南理微光・数智童彩守护队”对“专业赋能志愿服务”模式的集中实践 —— 以学科优势为支撑,以受众需求为导向,让红色教育有情感温度、科技启蒙有实践深度、实用知识有传播效度。未来,团队将持续深化“精准服务”理念,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,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坚实纽带,让知识继续“玩”出花样,让成长一路有光。
南宁理工学院“南理微光•数智童彩守护队”在广西希望高中合照
南宁理工学院“南理微光•数智童彩守护队”在合诚社区合照
南宁理工学院“南理微光•数智童彩守护队”在童泽幼儿园合照
南宁理工学院“南理微光•数智童彩守护队”在康乐幼儿园合照
一审校 / 刘慧茹 胡岁祺
二审校 / 祁琳
三审校 / 钟俊光